每每看到“有关青春”的字眼,就很想好好坐下来对青春作个定义,即使最粗浅的定义,比如青春的起止时间,比如青春应该有的特质等等。可有时仔细想想,青春本就该是模棱两可的,何必管它新华词典里原有的概念。于是下意识地去回忆那些年走过的日子,竟发现自己也分不清哪些是我的花季雨季,哪些算我成人礼的部分。有时其实只是单纯的“想记录”,或者确切地说只想重现那一小长段的岁月——拾起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暂且可以被称为青春年月里的“碎片”。 上阕福州·雨 2005年的夏天,带着凌乱而有点复杂的步伐,和那颗自己都尚且搞不明白生活的心,我第二次踏上了那片土地——福州。很显然,与第一次那放肆自由的旅游心情不同,第二次的旅程开启了我生命的另一个“窗户”。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这或对了的,或错了的,是我人生的某段走偏了的路程上的一个矫正。在这里,我开始了那记忆里转瞬的四年时光。毫无疑问,现在的我该以翻开老旧照片的节奏在做沉思状,沉思着原来的自己所拥有的模样。 泛黄的镜头里,雨落个不停。对的,雨是落下的——不是倾盆大雨式的,也不是飘来式的绵绵细雨。从未停止,应该是高考遗留的心境吧,好像总能被轻易地当成伤感的理由。不过庆幸的是,最多出现在影像里的还是那个不大不小的图书馆,那整齐的书架,以及书架上那一排排的或古书,或现代励志书的书籍。那些年月里,沉浸在,除了那不明的雨滴里,更多的便是沉浸在了吕碧城的“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中。或许这更多的是我那时心情的写照吧,或许也算的上是我记忆被雨清洗过后的美丽。 中阕南京·雪 2009年的那个冬天,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北方的雪。生在南方的我,南京也算是北方的。那个夜晚,我是伴着雪花的飘落,进入梦乡的吧。清晨清醒过来的,除了那雪中的清爽,还有自己心中那通透,而愉快了的心。好像人总是能长大,长大了心境也变得平和而剔透,不会再纠缠那些有所谓,或无所谓,那些发生了的,或没发生了的事。南京的雪,总是不经意地就下了,而我好像也不经意间就能常常看到那些梧桐树上覆盖着薄薄的雪白,和那片草地上大片的绿的色彩。站在那有了年代的楼的中轴,看到了那朝代遗留下的“力量”,是时间沉淀后的洗礼,而我的心也变的暖暖的,充满力量。 下阕厦门·蓝天和星空 2012年的春天,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后,便毅然来到了这个还算陌生的城市——厦门。该用怎样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城市,定位这个城市的调调呢?闪现在脑海里最多的映像就是那一昼一夜的冲击——无边的蓝天,和那无尽的星空。 与这座城市产生第一次强烈的心灵冲撞是发生在通向岛外的集美大桥上。因为一次偶然的坐反brt方向,我看到了海上的厦门的蓝天。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个错误的“缘分”,我第一次“见识”了蓝天的无边和彻底,第一次被这样的“蓝的清澈”所折服。我很难说清那时纯粹的激动,和对这座城市“奇特”的印象。 而厦门的点点光亮,总能点缀着厦门的夜。每每站在阳台上,跳过那些“霓虹灯”,我总能轻易的看到远方的星空,以及星空里的“闪闪”。而人情感上那柔软的部分也总能被轻易的挑起,仅仅因为那一片无尽的夜的色彩。 记得曾经有个语文老师告诉我,厦门,是适合写诗的,更是情感酝酿和升华的摇篮。鼓浪屿的音符,可以轻松的为人们谱写“爱的乐章”;在这里,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兆翔花卉杨晨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