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划部 刘琦 生鲜电商——最后的电商蓝海  中国生鲜市场的“战争”正全面打响。2014年6月初,亚马逊中国推出海鲜频道“鲜码头”,而在7月,京东、中粮我买网等也上线生鲜频道,由此出现了以有机生态为品质标签,以特色蔬菜、水果、进口海鲜、肉类为主要品类的专业生鲜电商。而在此前3月份,1号店已宣布旗下1号果园正式进军生鲜领域,加上2011年10月淘宝生鲜频道上线,到如今,国内各大电商角逐线上生鲜市场正逐渐走入关键阶段。 相对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生鲜电商只是一种销售渠道,就像农产品与超市对接一样。生鲜电商的难点在于要保证产品的新鲜,冷链物流的储藏运输功能成为生鲜电商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 但生鲜电商总体的缺陷在于:产品源头的质量控制不易,客户推广成本较高,物流成本与损耗率依然居高不下,因此生鲜电商市场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虽然有资料证明生鲜电商并不是全军覆没,而是有盈利者,且生鲜电商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但基于对产业特殊规律的认知程度和实践上的空白,生鲜电商总体的惨淡经营是无法否认的。 产业协同 开拓新市场 相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工业食品企业在成本控制、品质保障、产业链把控上更为成熟。集团拥有较长的产业链,要积极推进产业协同互动,通过提高资源共享深度来提升竞争合力。如佰翔空厨、手礼网与万翔冷链可以进行小而美的对接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的私人订制产品路线,以特色的产品、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来实现相对固定且较有规模的客户群、较高的客单价和较多的反复采购率,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当然,我们仍将面临一些困难,如客户推广成本较高,客户的信任机制不容易建立,物流配送成本与损耗率居高等。针对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品牌化,深度开发产品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避免低价恶性竞争的误区。食品品牌目前还停留在地域品牌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市场品牌极少,将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二是社区化,把产品的物流链缩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保鲜程度,降低损耗率。终端的建设也需要成本和渠道融合,完善细节管理。三是线上线下相融合,整合O2O和B2C,以微博、微信营销为辅助手段,运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大幅降低营销成本,逐渐找到盈利模式。 冷链优势 掘金生鲜市场 伴随消费升级、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作为物流行业中进入壁垒较高,且市场空间巨大的一个领域,冷链物流正日益成为电商、物流企业抢占的高地。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需要专业冷链装置,对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要求较高,物流成本所占比例非常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水平不尽人意,冷藏仓储普遍老化、且分布不均,冷链市场需求与发展现状的不匹配为冷链市场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中央一号文件表明国家对冷链的扶持已经具体落实到80项工作,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释放了大量的冷链需求。基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使得各地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如重庆40万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成投运,包头投资8000万农产品建设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大连中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北兴物流株式会社首次合资建设冷链物流企业。 生鲜电商的长远发展实际上是终端产品规范化,系统化,互联网化的一个长期过程,万翔冷链物流中心作为福建省首个集冷冻、冷藏、恒温、常温为一体的多温层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软硬条件俱佳。未来万翔冷链若要涉足生鲜电商,可以从高端生鲜冷链配送入手。例如在生鲜电商的推动下,消费者对进口冰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由于成本、技术、企业能力的差异,现在市场上的全程冷链配送以虚假冷链居多,仍无法实现100%全程冷链。万翔冷链可突出自身全程冷链与可监控的优势,为大型生鲜电商提供福建区域的冷库仓储服务与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为此制定更为精准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市场研究定位,并且基于现有基础资源平台把服务能力多元化、专业化、贴身化、体系化,打造以全程安全监控为核心、创新服务为主体的冷链物流企业。 万翔冷链在厦门高端冷库及冷链精细化配送方面有巨大优势,未来通过市场的开拓与分仓的不断建设,可以逐步实现以厦门为中心辐射海西,以福建为中心辐射华南乃至全国市场,集团投资决策的前瞻性为该项目适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