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商业地产需要突破同质化
发布时间:2014-06-30
 

   2014年一季度中国商用土地指数显示:2012年下半年是商用土地成交高峰期,商用土地投资热情高涨,在2012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达到118.8。但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商用土地市场出现了市场拐点,到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跌落到79.9,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9.4%。商用土地出现市场拐点的原因在于,二线城市逐步上升的空置率和较低的租金回报,导致开发商在二线城市获取商业用地的意愿降低。部分二线城市出现商业用地流拍,仅郑州在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7宗商用土地流拍。而伴随着大量的商用物业开发,部分城市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警戒值,巨大的招商压力已充分印证这一点。在此背景之下,各地政府商用土地的出让规模逐步收缩,至2013年底回落到历史较低水平。此举将有利于商业地产中长期的良性发展。

延伸思考

   厦门已成为商业地产密集的城市,2013年厦门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厦门岛内人均商业面积达到1.67平米,已超过北京、上海、深圳的1.351.521.02平米。商业体量超标,市场投资风险增大,若不能改变商圈同质化的普遍弊端,未来部分商业地产特别是区域不占优势、未形成片区商圈的商业体的运营堪忧。

   集团的海峡新岸、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等临港商业地产项目正有序推进,一些业内人士分析或可成为集团开发临港商业地产的战略参考:首先是加强资源整合,甚至跨行业资源整合,提升项目亮点,如被称作“中国商业地产巨无霸”的万象城、由澳门施美兰集团将打造的集“国际特色餐饮、特色专卖、葡语系国家办事机构”等于一体的陕西澳门广场等模式可做深入研究;其次是加码体验业态,表现为提升餐饮业态的比例来拉动客流量,加大儿童业态,吸引家庭型消费等;第三是主动转变思想,接受买方市场地位,保持放低姿态、寻求合作的思想准备。   摘自集团计财部内刊《财经视野》2014年第六期王荔钦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