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集团荣获2013年度“中国人才发展创新企业奖”
发布时间:2014-05-07
 

本报厦门讯(通讯员由海周健) 425日,在第十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上,集团凭借“管理教练技术”项目荣获2013年度“中国人才发展创新企业”奖项,成为福建省国资系统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据了解,本次评选是由中国企业培训市场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杂志之一——《培训》杂志在全国范围内,对数百家企业人才发展案例进行征集和评审,评审专家认为翔业集团“管理教练技术,让管理创造价值”项目独具特色,且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项目最终脱颖而出。同时获奖的企业还有南方电网,喜达屋集团、沈阳飞机制造集团、方太厨具、长安马自达等。

激发员工潜力

让管理创造更高价值

   集团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财富,重视人才发展,为员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而注重实战、效果,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一直是集团员工培训坚持的原则。随着集团关联多元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员工总数已突破万人,并且知识型员工占比重较大。只有各级管理者掌握新的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团队的绩效,才能真正让管理创造更高的价值。集团于2011年选择管理教练技术作为管理者技能提升的重要培训项目,目的就是激发员工为企业增加利润、改善效益和提升业绩提出可行性方法。

   据了解,项目推广至今,集团已培养并认证了初级教练157人,大学生导师135名。其中有 37人成为中级教练,6人成为高级教练。“参加管理教练培训最大的收获是管理观念的转变,培训帮助我们重新理清了管理者的角色以及与员工的关系,让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教练员’,而不是闭塞的‘管理者’。”一位参加培训的管理教练深有感悟。

“取”出员工智慧

寻找“关键价值链”

   美国管理协会会长劳伦斯?艾坡里(Lawrence Appley) 说过,“管理就是通过他人之力,将事情一一完成。当你自己把事情完成时,你只是个技术员,当你通过别人的力量完成事情时,你才是个经理人。”

   “给”与“取”,是传统管理与管理教练的最大区别。“取”是管理教练技术的精髓,包括对话技术、架构技术、价值链技术和应用技术。比如利用对话技术,通过提问引发员工的思考、醒觉性和尽责感,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快速提升员工绩效。但是问题背后实际上隐藏的是教练的架构技术,也就是说教练并不是单纯的问问题,而是结构化的问问题,掌握问题的方向,最终能够寻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价值链”,并应用到工作中。

推动实践应用

收获绩效成果

   管理教练技术是以成果为导向的价值管理模式,集团人力资源部在推广管理教练技术培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在成员企业经营实践中的应用,厦门空港就运用教练技术助手推车岗位成功“瘦身”。

   2013年初,厦门机场因园林广场停车楼启用,手推车服务范围及要求相应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厦门空港及时将管理教练技术应用到该项目中,由导师与项目组成员共同制定行动计划,通过岗位整合和流程优化,手推车班组由原来的年人均保障18.08万人次提升至19.56万人次,劳动生产率增长8.2%,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促进教练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集团人力资源部后续会将管理教练技术循序渐进地引入到考核、教练会议、HR沙龙等多种形式中,并继续推进“边培训边出成果”的模式,最终形成教练型组织和文化,进一步提升组织绩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