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提升组织智商 打造E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发布时间:2014-03-19
 

万翔网商副总经理  陈松劲

   提升组织智商有三个途径:即战略管理、团队管理与知识管理。本文将结合万翔网商的发展现状,从三个途径出发,提出公司在产品开发与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应该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

明确企业发展定位

   在提升组织智商途径中,战略管理着重解决思维聚焦和资源聚焦问题。

   万翔网商以大宗货物政府采购服务为基础,但政府采购服务的政策依赖性太强,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公司依托大宗货物采购优势,把企业与个人客户作为新的市场目标,以企业客户为重点,个人客户为补充,并将酒店客房电器业务纳入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扩大采购规模,形成更为强大的采购优势。万翔网商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还提供从售前咨询、方案设计到售后服务的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由此逐步明确了“办公产品和酒店电器3C产品的E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定位。

   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2013年万翔网商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调整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突出产品开发与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为此特别成立产品开发部专职负责。加大培养产品经理的产品开发能力,使产品经理术业有专攻,既能熟悉相应产品品类的市场行情,深入了解产品技术性能,还能够提供最佳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进而把公司资源禀赋与专有知识进行高度结合,构建新的企业核心价值。

团队管理

加强整体协作沟通

   在提升组织智商的途径中,团队管理着重解决组织各单元间的系统互动问题。

   万翔网商经过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各个业务单元的专业性更强,业务流程之间的协调工作更多,促使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市场营销部冲在业务的第一线,是感知客户需求最为直接的神经触觉,是公司所有业务开展的“龙头”,需要搜集客户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向产品开发部提出产品开发需求。产品开发部作为产品专家,需要就新引入的产品对市场营销部进行产品知识培训,讲授产品的差异化特征和卖点,为产品销售与服务提供智力支撑。采购部作为运营专家,要能够统筹平衡产品采购成本与服务及时率,做好产品采购补货入库计划,优化库存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

   上述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又要整体协调,对产品品类的运作形成闭环管理。各部门不但要建立强大的内部管控机制,总结产品开发与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经验得失,还要通过团队协作优势快速解决产品运作中出现的缺货、滞销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

快速提高业务水平

   在组织智商提升的途径中,知识管理着重解决组织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问题。

   万翔网商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员工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将着重加强个人隐形知识的显性化,同时强化内部知识的共享机制,促进员工快速提高业务水平。

   首先是做好关键知识的积累。产品开发方面,万翔网商自创业之初就坚持建立产品开发调研报告,产品开发框架模板不断完善;特别针对大宗货物政府采购建立复盘机制,将采购结果和调研报告内容进行对比,总结出项目的经验得失,以不断提高产品经理的分析能力,也为新员工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资料。产品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加强建立进销存管控模型,通过设置关键参数,结合市场销售预测,运用库存管理模型计算补货计划,得到补货批次和采购量,提升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提升客户服务满意率。批发代理业务方面,公司开始建立采销业务风险评估体系,形成逻辑结构清晰的业务风险判定模式以指导员工有效判定业务风险,避免由于员工经验不同导致业务风险点判定缺失,从而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其次是构建知识分享机制与平台。万翔网商将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集团OA平台上建立知识库;倡导举办部门内部经验交流会,组织资深员工分享产品开发的技巧与关键点,进行内部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加强跨部门的交流分享,如产品经理为市场营销部和政府服务客户经理讲授产品知识,市场营销部为产品开发人员讲授市场调研报告等。

   第三是鼓励知识创新。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万翔网商不能仅着眼于单纯的采销业务,必须善于拓展知识面,在信息、资金等方面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业务创新。比如利用新兴的微信平台,建立与客户更加紧密的互动机制,改变之前电商与客户的弱联系状况,进行销售业务的创新;积极学习银行各种票据知识和银行风险管控模式,创新运作模式,降低公司运营的资金成本。比如2013年公司大力度推广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以较少的资金成本撬动规模销售;比如利用政府业务中应收款风险低的特点,通过延迟向中标供应商付款,引入银行对政府大宗货物中标供应商进行订单融资,从而使公司获得更多的现金流。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