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翔武夷山机场 王小林 尹志琳 【团队名片】 拥有12名成员的元翔武夷山机场飞行管制室,是一个平均年龄38岁的优秀团队。他们中除1人持机场管制和飞行服务两本执照外,11人均是机场管制、飞行服务和航行情报三照在手;3人获得ICAO四级英语签注,这在没有国际航班运行的机场中十分少有。他们担负着武夷山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地面调度指挥和航行资料修编报送等工作。多年来,他们身系安全责任,心系航班正点,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齐心协力保障着机场飞行安全。在航行新技术推出后,飞行管制室为改善机场运行条件积极建言,争取资金支持,并在本场PBN需求分析、程序设计、军民航协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夷山机场地形复杂,西北、东面、南面均有海拔近千米的群峰林立,这使得机场最低运行标准高、空中特情处置空间受限,加上山区气候多变,雷暴、风切变、微下击暴流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让本场空中交通指挥充满挑战。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飞行管制团队以敬业之心、专业之能竭力守护着机场核心安全。 艰苦条件 锻造专业团队 1个30m2的房间,2台提供气象、航管和协调放行信息的电脑,3台“一主、一备、一应急”的甚高频电台,4台有线电话,便是飞行管制员塔台工作的办公场所及设备。 目前,东部沿海已基本实现雷达覆盖,管制员可以在雷达屏幕上直观地跟踪监控航班飞行线路、高度、速度等信息。但武夷山机场塔台却是少数几个仅提供程序管制服务的塔台。缺乏有效的监视手段,管制员必须精准掌握飞行程序及机场空域地形,熟练运用管制间隔,并通过运行航班飞行员的强制复诵报告,建立起管制指挥所需的空间情境意识,达到“眼中无飞机而心中有飞机”的境界。 “在与机组的对话中,我脑海里能立即浮现出航班位置和运行情况,以此为依据判断空中的冲突,提前给出调整指令,确保飞行有序流畅运行,”飞行管制室主任田勇这样描述。而这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的岗位磨练是无法胜任的。 除指挥飞机在空中运行,飞行管制室还发挥着机场地面运行中枢的功能。飞行计划处理、航班动态管理、航空器调配、运行保障调度,这些都属于飞行管制室的职责。2013年1月至10月,飞行管制室共指挥保航班起降6620架次。 主动服务 提高保障效率 因为地形、气候复杂,新进航空公司在执飞武夷山初期往往需要配备教员级机长或双机长,增加了不少运营压力。飞行管制室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与机组积极沟通,及时提供本场天气和保障信息,帮助飞行员尽早决策,减少航班复飞、返航和备降等情况,既保证航班运行安全,也尽量减少航空公司耗能。 一个晴朗的午后,温度高得与时节格格不入。雷达天气扫描图显示机场西北区域正生产小块雷暴,并有向本场移动趋势。而此时航路上青州方向有一先一后两架厦航和山航的进场落地航班,两机间隔仅5分钟。厦航航班在与塔台沟通中开始盲降进近。“小苏,你看跑道两端的风袋指示风向不一致”,主班管制员小尹边观察这一异常现象,边对管制副班小苏说道,“是啊,我也注意到了,可能机场区域有乱流”,小苏把目光转向气象观测数据电脑,屏幕显示此时北风4-5m/s。小尹随即向两架航班机组通报了异常情况,提醒机组特别注意跑道北端天气影响并考虑复飞空间。稍后,厦航航班平稳落地,机组反馈只有小气流,对航班着陆没太大影响,对小尹的主动提醒和周到考虑表示感谢。过了2分钟,在观察到山航飞机拉升后,小尹给出复飞指令,小苏按程序通报山航复飞。稍后,山航机组决定返航厦门。小尹、小苏立即协调福州进近管制室,给出飞机上升指令,并按程序将航班交给进近管制指挥。通过主动服务,管制室再一次保障了飞行安全,并为航空公司有效节约了成本。 积极参与 改善运行条件 多年来,武夷山机场仅有03号跑道的盲降系统可做精密仪表进近着陆,唯一提供进离场和进近导航的VOR/DME设备已超期服役,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机场无法运行。为提高飞行安全水平、增加空域容量,元翔武夷山机场自2011年6月启动PBN(基于性能的导航)程序建设工作。 在公司组织和部门牵头下,飞行管制室积极配合华东管理局、空管局情报处和省监管局相关单位开展PBN前期调研,全面参与RNP(所需导航性能)程序的技术分析。为避开飞机下滑道上大王峰地形的影响,武夷山的RNP程序除了设计常规的RNP0.3规范程序外,还采用了迄今为止中国民航最窄的RNP0.2规范设计程序,03号跑道 FROP(最后改平点)至跑道入口的距离也是全国最短。 PBN程序的建设,解决了武夷山机场多年来仅靠21号跑道仪表着陆系统运行的困境。通过积极努力,飞行管制室为公司争取到波音公司免费设计全套PBN程序和航空公司零费用验证试飞,并争取到RNAV(区域导航程序)的APCH 和RNAV接盲降等多套程序,总体节约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 为配合新的飞行程序投用,飞行管制组织人员在航空公司验证试飞时制定了详细的试飞方案,并与空管专家、航空公司进行反复沟通,顺利保障了厦航、山航的RNP程序验证试飞和厦航RNP程序载客试运行。 【声音】 他们为飞行程序优化做出不凡贡献 航管指挥中心经理潘晓明:飞行管制室的全体成员,用他们手中的话筒把控着机场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他们精诚合作,在优化传统飞行程序上做出不懈努力和不凡贡献,可以说,PBN程序里凝结着每一位管制员的心力和智慧。 民航福建监管局航务处李振坤:在PBN程序建设过程中,从前期调研到设计到试运行,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其中,对每一个进离场程序都结合武夷山机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使武夷山飞行程序得到较大程度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