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返回资讯中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公开
 
 
活力行检 专注创造优质产品
发布时间:2013-09-18
 

■通讯员王艳青

【团队名片】

   行检分部是厦门空港安检护卫部内场检查科室之一,对外把守着旅客交运行李及轮椅旅客的安全检查关口,对内承担着进入控制区及隔离区工作人员和商场货物的安全检查工作,并参与机场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在一般人的眼里,行检的工作就是做好安全保障,怎么能与创新、创造扯上关系?其实不然,行检分部在始终坚守“为厦门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服务保障”这一使命的前提下,积极打造“活力行检,温馨无限”的团队品牌,不断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创新,从而带来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2012年以来,在民航资源网的旅客测评榜单上,厦门空港安检护卫部始终位居榜单前列;随着厦门空港安检良好口碑的树立,不断有国内兄弟机场的安护部门来学习,其中不少是指定要与行检科室交流;而通过航空公司、旅客、驻场单位、96363等各种渠道而来的肯定评价更如雪片一般飞向行检团队。是什么,让行检收获如此多青睐?

业务三招创新

专注产品生命

   对于行检来说,安全就是产品的生命。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守护产品的生命之本?行检分部在传统行动的基础上,群策群力,三招创新保安全。

   第一招:每日岗前70秒防差错。“这招真管用,每天中午上岗前,利用70秒的时间,考核五幅X光机图像并写出危险品的位置和成像特征,考完后一起研究讨论准确答案,切实提升了业务技能,还不占用休息时间,真是高招!”这是行检分部创新开机员融入式培训后,开机员普遍的反应。这一方式的创新,重在让行检分部的核心岗位——开机员“先找到感觉再上岗”,有效提升了开机员岗位判图能力,将隐患排除在地面。

   第二招:“要想当警察,先学会当小偷”。防炸机一直是行检分部空防安全保障的重点,当下,自制爆炸装置似乎越来越受犯罪份子的青睐。“要想打败敌人,最好的方法是先将对手研究透彻!”于是有了行检分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自制爆炸物模型的比赛活动。目前,行检分部的团队成员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完成了20余个爆炸物模型作品,有“电热水壶爆炸装置”、“沙漏式爆炸物”、“茶叶盒拉发式爆炸物”、“声控式爆炸装置”、“定时爆炸装置”等。通过对各类爆炸物模型过机图像的学习,行检分部开机员掌握了大量的“爆炸物”构造和图像特征,大大提升了“爆炸物”的识别率。

   第三招:扎实预案演练,随时转入“战时”状态。行检分部每月进行四次预案演练,这些“实战”演练是对行检分部紧急情况下安全保障能力的最好检验。

爱心感动人心

专注产品增值

   一般旅客过检都从旅检通道走,而残障人士、怀抱婴儿的特殊旅客等可以走行检现场的“无障碍爱心通道”。在行检现场,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过检后的旅客拉着检查员的手夸赞“真是一群好孩子!”;旅客接受完检查后要求与行检员合影;前来送行的旅客亲属们对检查员有诉说不完的感谢。

   一次,在“无障碍爱心通道”上,有一名乘坐轮椅、戴着帽子的女孩和她妈妈在接受检查,当检察员请女孩按规定摘掉帽子时,女孩很激动不愿配合。这时妈妈回过身来对女孩说:“孩子没事,我知道厦门安检挺专业的。”细心的检查员这才知道原来女孩因化疗头发脱落,戴帽子是为了遮住裸露的头部。检察员赶忙悄悄地到旁边找到一件外衣,为女孩子挡住他人的视线,为她营造了一个私人的检查空间,顺利完成了规定的检查。检查完毕,女孩的母亲特地对检查员表示感谢:“你们真的很细心、很贴心!”。在行查,既坚守原则,又灵动思变的服务举措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走近行检分部,“萤火虫班组”、“新翼班组”、“蒲公英班组”、“幸运星班组”就像是四颗耀眼的行星,支撑着行检分部服务精品屋的运转,每个班组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发一项精品服务。譬如“圆点爱心岛”在旅客开包检查的过程中,提供“百宝箱服务”,如剪刀、胶带、老花镜、锁扣及快递服务名片等旅客需要的应急物品大多能在这里找到。“行检外语小宝典”归纳了岗位所需的英、日两门外语,并细分了初、中、高三个级别,让员工学习掌握后,与外籍旅客有了良好的交流,常有安检员和同事们分享“老外”为其竖起大拇指的兴奋心情。

激发团队活力

专注产品创新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2013 厦门翔业集团有限公司 | 闽ICP备0600415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