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廿年过去了。当同学聚会的邀约被工作的重担、被家庭的琐事所阻挡,心里不是不遗憾的。而听着电话那头,聚会现场传来的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一起大喊着“我们爱你”时,内心的愧疚便如洪水般奔腾。所有关于上海、关于学生时代的记忆,所有可爱的、青涩的脸庞一张张浮现。噢,我亲爱的同学们,这个七月,我想你们,很想,很想…… 廿年前,我们,是一群14、5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家,每个周末,总会约在一起到邮局排队挂长途电话,向父母一诉衷肠。为了节省话费,我们互相帮忙,认真地观察计费器的每一下跳动,计算每一次话费。其中的趣味是手机普及的今天,你所不能理解的。 等慢慢熟悉了校园生活,日子也一天天缤纷起来。逛庙会、看电影,大上海给了我们精彩的四年学生生活。当实习结束的我们回到校园时,我们用每一个晚自习来学习歌唱。我们唱情歌、唱快歌、唱慢歌,各种各样的歌曲,因为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而有了不一般的味道。然后,在最后一次集体出游的路上,我们,52个孩子,坐在一辆破旧的长途车里,一路唱,一路笑,把所有学过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每每到红绿灯下,都会引来路人无数的瞩目。现在想来,今天的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了。 后来,七月,我们散了,天南地北,从海拉尔到昌都邦达到巴基斯坦到深圳。离别时,我们说“你去,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廿年后,已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仍然相信,这是一个永远的约定,一个始于七月,写于心间,一辈子的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