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讯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旅客商务、旅游、探亲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国内民航市场稳步复苏,翔业集团旗下厦门、福州、武夷山、龙岩四地机场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运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夯实集团稳增长基础。 一季度,集团四地机场旅客吞吐量802.86万人次,同比提升71.9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4.74%;航班起降6.2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8.65万吨,均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八成。 3月26日起,集团四地机场开始执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境外计划航班量大幅提升,航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完善,为迎接五一、暑运旺季做好积极准备。 集团在航空货运方面积极谋篇布局,一季度新开厦门-墨西哥城、厦门-亚的斯亚贝巴-圣保罗等洲际货运航线,厦门机场自此正式贯通欧、非、澳、北美及南美洲五大通道,厦门国际航空枢纽初具雏形。 随着航线网络加速布局,集团跨境电商业务也迎来蓬勃发展,在新货代客户引进和金砖货运航线开通等多重利好加持下,一季度跨境电商货量达到5208.6吨。3月上旬,集团旗下元翔货站正式开通国内货物中转国际业务,进一步发挥中性平台优势。 机务保障方面,集团也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3月中旬,集团旗下元翔机务A320机型8A定检能力许可获得民航局正式批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定检及相关业务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以航线维修和定检业务为主的“新双轮”。 元翔机务计划在4月底正式承接东航A320飞机的周检业务,将成为国内首家承接东航A320周检及附加维修工作项目的外委单位。公司将不断丰富附加维修工作的种类和间隔等级,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随着机场流量稳步复苏,集团福厦机场计划正式启用兆翔科技自主研发的FIMS系统(航班信息及运行资源管理系统),持续提升机场运行保障能力。 FIMS系统是航班生产的核心作业系统,主要实现航班多源数据融合、航班运行计划动态权威发布、优化机位和保障资源分配,为机场航显系统、广播系统、地服系统、航油及联检单位提供航班数据支持。目前,系统已在厦门机场通过联合演练实现了全方位全流程的实际效果验证,具备上线技术条件。 打通交通“大动脉”,推动经济大发展。翔业集团将积极深挖机场潜力,持续提升运行保障能力,促进经贸文化交流和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