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我国民航基建领域首个试点混凝土智能实验室 跑道道面超薄层治理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本报福州讯(通讯员 于磊潘晨强)元翔福州空港积极开展基建科研探索与应用,于近日启动建设我国民航基建领域首个试点混凝土智能实验室,同时,公司研发的跑道道面超薄层治理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实现民航行业科研新突破。 建设混凝土智能实验室助力道面工程质效双提升 混凝土智能检测技术,重点在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材料检测工作,运用数字化控制技术、信息系统技术等实现混凝土试块自动入库养护、自动出库、自动抗压、自动检测等功能,试验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24小时连续运转,减少人工的同时提高生产率,避免检测数据受人为因素干扰。该技术可对试验完毕后的合格试件和不合格试件自动分区留样,整个试验过程全程视频监控并自动存储,便于试验过程的管理追踪及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追溯。 目前,混凝土智能检测已在公路与建筑工程领域中进行了多次试点,反响良好。鉴于福州机场二期扩建飞行区工程道面工程体量较大,为提升道面混凝土质量检测能力,元翔福州空港首次在我国民航基建领域尝试引入混凝土智能检测技术。福州机场二期扩建飞行区工程即将迎来建设高峰期,道面混凝土智能实验室也将助力工程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研发跑道超薄层罩面新型修补材料获同行广泛认可 机场跑道道面表观病害治理是行业长期以来的技术痛点。元翔福州空港于2018年启动“跑道道面超薄层治理技术”课题研究,力求实现对道面起皮露石病害的科学治理。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现场验证,在修补材料、施工工艺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并于2019年12月对研究成果进行工程应用。截至目前,工程应用成果已经过三年的现场验证,应用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型机场刚性道面表观病害治理提供案例参考。 该课题研发了一种用于跑道超薄层罩面的新型修补材料,并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开发了成套施工工艺和配套施工设备,在国内率先掌握了3-5mm超薄层修补的技术,具有施工快捷、成本低、无FOD等优点。该技术避免了对原道面结构层的损伤,实现了道面性能增强与延寿的目标,阻止了道面性能的进一步恶化,可有效改善因耐久性破坏造成的跑道表面功能病害,并具有良好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近日,在华东地区运输机场飞行道面管理经验交流会上,该研究成果得到民航华东管理局和兄弟机场广泛认可,多家机场有意借鉴应用。 后续,元翔福州空港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成果,通过实现全机械化施工进一步提升机场跑道不停航施工效率。 |